经过多年的争议和反复拉锯,西甲联赛终于成功启动其备受瞩目的海外赛计划。就在这个圣诞季,巴塞罗那与比利亚雷亚尔将远渡重洋,在迈阿密硬石球场上演一场足坛历史性对决。从CVC资本注资到联盟主席特巴斯与各方的舆论交锋,再到球员注册问题和“欧超”计划引发的连锁风波,西甲在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,与英超的市场竞争之路更是困难重重。
【西甲挑战重重,昔日霸权难保】
近年来,凭借更为均衡的经济分配机制和透明的管理模式,英超实现了飞跃式发展,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足球联赛。如今,英超的赛事转播收入达到每赛季37亿欧元,是西甲的三倍之多。其中,曼城和阿森纳的转播收入高达2.28亿欧元,而英超垫底球队谢菲联也能获得1.42亿欧元的转播收入,甚至超过了西甲第三名马德里竞技仅1.18亿欧元的水平。
相比之下,西班牙无论从人口规模、付费电视市场规模,还是语言的全球传播力,都相比英国存在明显短板。英超的快速成长,让西甲在全球市场面临巨大竞争压力。在德勤最新的俱乐部收入排行榜中,英超有多达9支球队跻身前20,而西甲力量逐渐衰减,仅有巴萨、皇马与马竞三支传统豪门 удерж住了席位。
面对这种局势,西甲曾试图通过改革来迎头赶上。从2013年起,联赛打破了皇马与巴萨对电视转播权的把控,推行集体售卖的模式,使中小球队的收入显著提高。然而,尽管一度实现俱乐部总收入76%的增长,但疫情带来的冲击让西甲的增速明显放缓,而与英超的差距再度扩大。
【中小球队困境加剧,顶尖强队难止颓势】
西甲生态中的中小球队长期面临经济困境,仅靠有限的电视转播收入和赞助商勉力维持。与英超球队的球衣广告收入相比,西甲多支球队的商业开发能力长期处于低位。而在欧战舞台上,西甲的集体实力持续下滑。无论是欧联杯还是欧协联,西甲球队几乎难以与英超军团抗衡,榜样球队的滑坡也日益显现:巴萨与皇马在引援上的捉襟见肘,塞维利亚、瓦伦西亚等传统劲旅的竞争力明显减弱。
即便是西甲巨头皇马和巴萨,近年来也在经济危机中苦苦挣扎。皇马凭借多年来的高效经营积累尚且能够勉强维持财务平衡,但过高的债务融资压力和新球场项目带来的负担愈加显现;拉波尔塔领导下的巴萨则通过一系列激进的“经济杠杆”筹措短期运作资金,但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充满变数。与此同时,赫罗纳、皇家社会等新晋竞争者并未展示足以改变格局的力量。
【全球市场争夺战升温,持久竞争路漫漫】
为应对困局,西甲主席特巴斯提出了“降低财务风险、提升整体收入”的目标,试图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财政规则促进联赛健康发展。所有俱乐部在赛季初必须提交详细的财务报表,其中包含现金流和运营成本的详细预测。联盟根据这些数据为每支队伍设定严格的投入上限,以控制不理性的消费行为,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甲度过了之前的危机。
然而,这些规则的实施也带来了限制球员注册的掣肘,巴萨等球队频频受到影响,引起了外界争议。即便如此,特巴斯仍坚信这些措施将在更长的时间维度内为西甲奠定基础。而CVC投资计划的持续推进和新资本的逐步引入,也让一些中小球队看到了希望。
【欧战格局变化,英超优势愈发明显】
全球足球市场竞争加剧,对于顶级人才的争夺也愈发激烈。许多年轻球员在选择欧洲足球的起点时不再优先考虑西甲,而是被英超中游球队日益完善的天才培养体系吸引。诸如布莱顿、布伦特福德和纽卡斯尔这样的英超中游俱乐部,得益于充裕的资金支持,正在建立覆盖全球的球探网络,挖掘拉美、非洲和东亚等地的未来之星,这些传统上为西甲输送人才的重镇逐渐转向。
西甲昔日的欧战辉煌已成过往,各大球队无力打破当前困局。提升竞争力的长期战略推进不易,内部协作与国际市场的开拓双双面临考验。随着英超在全球竞技和市场维度的双重领先,西甲“第一联赛”的光环或许将永远成为历史。



